blog/_posts/2023-02-03-mbp.md

10 KiB
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

layout title tags
post MacBook Pro 2022 13寸使用体验
Apple
MacBook
体验

好用,但又不完全好用

起因

最近家里人送了我一台搭载了Apple M2芯片的MacBook Pro 2022 13寸笔记本电脑虽然我以前没用过MacOS不过我其实本来就打算买一台的只是我打算在我现在使用的天选坏了或者彻底过时的时候再换……不过问题也不大早有早享受嘛。

想买MacBook的理由

其实以前我是不喜欢买像苹果这种性价比低的产品的而且以前的MacBook确实也很烂CPU是很垃圾的Intel几款核心数少就很普通的那种电脑然后要是刷成Windows……估计花一半的价格就能买个同等性能的Windows轻薄本了。而且还有什么“梦幻单热管”之类的问题性能和寿命都非常差。不过2020年出的Apple Silicon M系列芯片还是相当厉害的性能提升是一方面功耗发热之类的表现都非常的不错不仅使用很安静续航还很长。这时候就让我回想起我以前想整的云游戏+轻薄本方案了当然MacBook在轻薄本里实在是太贵了毕竟我在用游戏本的这几年里感觉游戏本还是挺不方便的重倒是还好主要是续航不太行我的游戏本开省电模式基本上用4个小时就没电了而且风扇声音也很大有时候想不插电使用效果都不太好。另外我也不怎么打游戏很多时候我其实不需要性能有多强需要的时候再租服务器还是租云电脑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MacBook的使用体验

初体验

刚拿到这个MacBook之后从使用上来说倒是没有特别的不适应我不知道是苹果有优化过用户体验还是单纯因为自己用了一下上手还是挺容易的没有因为是第一次仔细使用MacOS以及Windows不一样的操作方式而不会用要硬说的话感觉也就是标题栏的关闭键在左边不太熟悉吧用两天就好了不过ctrl弄成两个还是挺不熟悉的搞了control和command两个按键导致在远程连接Windows以及使用终端时操作都挺别扭的比如复制文本在Windows上按control+c复制然后在MacOS上按command+v粘贴……不是很人性化。
除了系统本身的体验之外MacBook的触控板使用也非常的不错。大是一方面可以不抬手就完成移动鼠标和单击这个操作也很不错因为整个触摸板都可以按下去而且还有两段只不过重击我还没用过关于手势和快捷键估计得用很长一段时间才会熟悉吧不过还好就算不熟悉也不怎么影响使用。

应用体验

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我最想安装的就是Microsoft Remote Desktop因为之前有说要配合“云”一起使用那自然是要有个能远程连接的东西。那个软件国区Apple账号还没有我还得搜教程把地域改成其他国家……安装好之后连接上我办公用的电脑效果还不错用起来的感觉就像在MacBook上安装了Windows一样不过问题就是我前面说的ctrl键问题感觉比较难受……
随后我就安装了VSCode之前我在Windows电脑上安装的是Notepad++我之所以不想用VSCode就单纯因为它多整了一个浏览器感觉不太爽那个Notepad++作者搞什么键政辱华啥的我都不在乎但是他声明有可能会随机修改用户数据这个我就不太能接受了无论这是不是个玩笑但是但凡有一点点这种可能性我都不太敢相信这个软件了当然MacOS本来也装不了🤣另外我还想要用Github Copilot插件所以就考虑了一下还是用VSCode吧。
然后在操作的过程中感觉连接不是很通畅,下了个V2rayU。看着还挺不错结果导入的时候不支持自定义SNI搞得我只能自己修改配置文件感觉不太好……不过配置好了之后还是挺不错的总比自己运行V2ray然后设置代理方便吧。
然后就是虚拟机了毕竟MacOS支持的软件很少有时候可能无论如何都要使用Windows如果手头没个Windows就麻烦了所以还得装个Windows的虚拟机。不过我这个MacBook是8G内存的版本分配的时候只能分个4GWindows11启动大概吃掉12G现在软件吃内存也很厉害8G MacBook装虚拟机还是有点吃力了……当然为了应急吃力也还是得装吧。然后就是创建虚拟机的软件MacOS一般推荐的是Parallels Desktop不过那是个付费软件我买不起那种东西那对于ARM64架构的目前应该就VMWare Fusion Player、VirtualBox和UTM据说UTM基于QEMU功能更加强大我也懒得三款都测一遍了而且UTM有上架Apple Store的版本用着也更放心。
整虚拟机的时候为了搞Windows11的镜像我按着教程又下了个HomeBrew据说这个就相当于在MacOS上的apt一样的东西了之后安装命令行需要的软件就方便很多了。
另外为了能看Bilibili港澳台的动画我还需要安装Tampermonkey插件看了一眼还要2USD……看了看旁边还有一个叫做Stay的插件能提供差不多的功能还是免费的于是也装了一个。虽然也不是不能装Chrome不过对我来说只要系统自带的浏览器不是IE那种大多数网页都没法访问的情况那就不会去安装第三方的浏览器了不过Safari装插件还是挺麻烦的也没有Chrome的插件多还好油猴的脚本很多就可以代替那些插件的功能了所以装个Stay就够用了。
还有为了处理文档Microsoft Office试了一下要花钱还不能用E5试用的订阅没办法就只能再装个WPS Office了MacOS上的WPS Office倒是还好没有Windows上那么多广告不过好多模板还有些什么转换之类的功能还是付费的不过我一般用不上应该影响也不大。
最后为了能连接手机传输文件安装了一个Android文件传输MacOS居然原生不支持MTP协议实在是不太行……这个电脑就两个Type-C的USB口充电线是两边都是C口的用来连接手机还挺不错的。

游戏体验

众所周知MacBook很不适合用来打游戏因为大多数游戏都是在Windows上编写的。不过我已经安装了Windows11ARM的虚拟机如果用来跑游戏效果会怎么样呢我从我原来用的电脑上传了一个Galgame过来打开试了一下卡的不得了不知道是因为没法调用显卡还是怎么回事感觉帧率就10fps的样子我在我原来的电脑上运行了一下试了试运行非常流畅。连运行Galgame都这么垃圾其他游戏估计更不用说了。不过这估计也是因为是虚拟机的缘故所以我想找找MacOS支持的游戏。去Apple Store下载游戏……都要花钱不过我看到我的MacBook作为Pro有个Touch Bar所以想整个Touch Bar的游戏正好看到了个打砖块试了试效果还不错。
当然用MacBook光看打砖块流畅那就没啥意义了所以再升点级试试三维弹球吧😝,之前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开源版本的三维弹球,叫做SpaceCadetPinball是用Windows XP自带的那个版本逆向出来的我看了一眼是支持在MacOS上运行的于是就下载下来编译了一下效果确实不错不过我又试了一下在Windows原生的版本一样很流畅啊😂,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开源的这个版本缓冲器不太对劲,弹的没原生的舒服……这试游戏没必要针对弹球游戏吧😂
不过我也不知道MacOS支持什么游戏想了想我在Epic Games上白嫖了不少游戏干脆下载下来看看都有啥支持吧。看了一圈while True:learn()居然支持然后就下载下来试了一下不过这个基本上也没啥特效啥的就是那种逻辑推理游戏也展现不出什么不过我原来的电脑运行这个游戏的时候风扇就开始高速转起来了MacBook能完全没声音应该还是证明有点东西的。
不过我也不一定非要考虑电脑游戏我也可以考虑一下手机游戏毕竟MacOS在M系列芯片上是可以运行iOS软件的不过系统做了一些限制不是所有都支持所以我就下了一个PlayCover,在上面安装了公主连结 Re:Dive。效果还挺不错的完全不卡不过运行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有点开始发热了我浏览网页看视频的时候完全不发热看来这个游戏还是挺费资源的。

综合体验

经过这些天的使用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台电脑的续航了别说一天不充电感觉两三天不充电都没问题毕竟标称续航是20小时可以算是续航最强的笔记本电脑了。不过这样的话感觉就更像是大号手机/平板那样了用的时候不充电24小时不用关机感觉和手机差不多相比平板功能还是更多要是说用iPad那个东西可没有终端越狱也还是比不了MacOS。而相比Android平板我之前还在上面试过Termux不过问题和越狱差不多支持的东西还是不如MacOS虽然MacOS也不是开源的但是对我来说我感觉那个终端就像Linux那个终端差不多加上HomeBrew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另外MacBook比平板的续航更长就是重量也更重了。

感受

总的来说从体验上来说还是挺不错的触控板的操作还有续航啥的都挺不错的还有虽然这款MacBook是用的2016年的模具但是我真没用过Touch Bar可能确实挺鸡肋的但是还是挺好看的Fn功能键也没有很高的使用频率不过感觉可能也就这样了只能拿来看看视频写点代码啥的有些关键性的东西以及打Galgame都还只能用我原来的Windows电脑还好这些可能不是用的特别多的情况也许调整好之后我可以把我所有的东西都迁到这个MacBook上然后关键的东西用云电脑呢。